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翻译志愿者“译”起战疫


举国抗疫之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的十多位同学亦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完成了多项海外物资文件的翻译任务,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校同学加入的线上志愿工作群是隶属于“武汉志愿者翻译总群”的“新冠应急-英语-2组”,主要负责3_BS EN149 2001呼吸防护装置防颗粒过滤面罩要求等文件的翻译。胡小文同学(化名)加入文献小组后,利用校网资源查找欧盟医用物资标准的相关文件。李若尘同学表示,面对紧张的疫情防控形式,文献资源越多越好,越多则越能精确定位海外物资信息。在志愿者们的密切协作下,李若尘所在的小组找到了20篇文献,交给志愿者负责人确认后再进入下一步翻译工作。


人文社科学院的翻译志愿者们加入的活动群


“武汉志愿者翻译总群”是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点名称赞的一个由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事翻译、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等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微信群。他们旨在将海外物资标准化文件翻译成中文,确认其是否满足相关医用标准。曾有3000套来自海外的防护服被归类为不可使用的不达标物资,志愿者们迅速完成了对应条款的翻译后确认这批防护服是可用于防疫的物资。胡小文同学(化名)感慨道:“大家合作完成了这么多项医疗资源的确认工作,其实挺让我震惊的,没想到能抢救到这么多物资。”


央视新闻对志愿翻译的活动报道截图


王品一、胡小文(化名)、李若尘、蔡岸锨和刘鉴楠同学曾于1月27日接到了一份30多页的个人防护设备(PPE)的欧洲生产和使用标准的文件翻译任务。他们默契合作,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将这份复杂的专业文件翻译成九十多页的资料。刘鉴楠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件总体翻译难度并不大,“因为生产标准都是很规范化和比较固定的表达,但是为了严谨,我们的时间很紧迫,再加上英语的定语有时会很长,且多用否定,和汉语习惯差别有些大。”我校志愿者凭借着一腔热血、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来自医学专业同学的热心帮助,圆满完成翻译任务。


翻译文献节选


参与此次翻译志愿工作后,港中大(深圳)的同学们都诸多感慨和收获。胡小文同学(化名)表示,作为自己的第一次校外笔译任务,内心有种学以致用的兴奋。“在帮助武汉的同时,意外收获了几份医学词典和一些医学名词的整理。看见许多人都在切实地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一份力,我在紧张之余也多了一点心安。”对于王品一同学而言,这是一次全新领域的翻译任务,但她不假思索就参与到了志愿翻译工作中。“能为医务工作者、为防疫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李若尘同学也表示,参与这次翻译工作让他觉得没有虚度光阴,“我感觉更喜欢翻译这个专业和工作了。”刘鉴楠同学也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令她非常开心。


蔡岸锨同学和吕姝潼同学都认为,尽管没有在防疫工作的前线,作为大学生,提供翻译服务也是为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蔡岸锨同学说:“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心怀国家,理性地面对疫情,寻找一个能够帮助国家解决当前忧难的方式,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觉得挺温暖,挺感动的。”吕姝潼同学还表示,想在这次疫情过后去一次武汉看看。



···THE END···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人文社科学院

WeChat:cuhkszhss


内容由人文社科学院提供

采编 | 季长城(2019级理工学院、逸夫书院)

         谢容若(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思廷书院)

         李依洁(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文案 | 陈韵清(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排版 | 刘芷萱(2018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

策划 | Priscilla (HSS Office)

         庞晓燕 (HSS Offi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